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业内资讯 > 详细信息  
2011美术报年度人物揭晓 郭庆祥重社会担当入选
【日期: 2011-11-29 03:44:03 】  【来源: 新华网 】【关 闭】
      编者按:2011年岁末将至,各大媒体的年终评选、年终盘点陆续拉开帷幕。美术界以“2011美术报年度人物”于11月20日下午抢先出炉。此次美术报的年度人物评选以 “创新”和“担当”为关键词。除了几位业内人士入选外,郭庆祥和刘长乐以“推动美术事业发展的相关人物”入选值得称道。郭庆祥在其批评文章中提到了“流水线作业”一词成为本年度艺术界的热词之一,他由此“惹”上的官司也引发了美术界和法律界的热烈讨论,郭庆祥将“文艺还能批评吗?”这个问题推到大众面前,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文艺批评怎样才更具可能?
第四届美术报艺术节开幕前夕,11月20日下午,2011美术报年度人物专家组评选在浙江国际大酒店举行。本届美术报年度人物评选的专家评委由陈履生、齐凤阁、尚辉、李一、张瑞田,以及美术报负责人组成。
美术报年度人物评选至今已举办了三届,并逐步成为具有品牌价值的年度活动,受到艺术界、读者和网民的广泛关注。根据评选流程,本次年度人物评选遵照前三届的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先行通过读者推荐和自荐,“海选”产生了20位候选人;而后是书面投票和网络点击投票阶段;最后是专家小组评审阶段。评选结果由三部分综合统计得出,书面投票占40%,专家意见占40%,网络点击占20%。
专家评审采取“先议后投票”的方式进行,在对20位候选人的相关信息和上榜理由一一作了介绍后,评选正式进入评审阶段。
“创新”和“担当”,是美术报年度人物评选的两个重要关键词。创新,指的是美术理论和美术作品两方面的创新,这也是评选活动的“硬杠子”。担当,即要求年度人物能尽自己之力服务社会,表现出社会责任,为中国美术发展、大众文化艺术生活作出推动性贡献。而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之下,专家评审对于“社会担当”在此次评选中的分量,尤其关注。
“作品创新、理论创新,对于美术家而言,一年之中有很多尝试,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与社会有什么关系,能不能做出引导,这很重要。”陈履生认为,作为核心关键词,社会担当在此次评选中有很强的指向性。
“比如李晨、邹立颖两人,他们作为画家和策展人所组织的展览,反响不错。同时,李晨还为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设计了邮票首日封,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规律,在社会担当上,是从小我走向大我的力证,体现了一个画家的责任感,更需要提倡。”张瑞田细细补充道。
齐凤阁认为,今年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美术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曹意强作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的召集人之一,在幕后做了很多努力和工作,“以前美术学发展一直受到限制,如今有了广泛发展的空间,也推动了美术教育的进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又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而在美术界,今年是版画年、艺术学的“独立年”、《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年”,本届年度人物的候选名单几乎涵盖了本年度的所有重大事件,涉及专业领域也更为广泛,如杭间作为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策展人之一的入选,是设计专业在美术报年度人物中的首次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候选人名单中,还出现了两个“特殊”的名字:郭庆祥和刘长乐。一位是敢说敢做、推动艺术市场发展的“毒舌”,另一位是促成《富春山居图》“合璧”的幕后推手,但两人都不是美术界的专业人士。这个有趣的现象,也引起了评委们的热烈讨论。美术报社副社长蒋跃认为,这正凸显了美术报年度人物评选的特色,强调与读者的共鸣,雅俗共赏。
尚辉认为,虽然郭庆祥和刘长乐都不是圈中人,但只要是推动美术事业发展的相关人物,都应该入选。再如藏族女艺术家德珍,作为本次名单中唯一一位少数民族艺术家,让人眼前一亮。“我知道德珍还是一位聋哑学校的老师,她的作品让我们对当代西藏美术创作有了新的思考。”尚辉说。
《美术观察》主编李一对于《让文艺复归心灵,让创作贴近现实——十大恶俗阻碍文艺健康发展》一文作者李舫的入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虽然他的文章在全国影响很大,但针对美术界的问题,并没有说出所以然来。而且文中有些数据也有错误,不够严谨。”
在交流了彼此的理解和意见之后,专家评审进入无记名投票阶段。经过投票,再根据读者、网络以及专家票数的最终计算,产生了10位2011美术报年度人物。(记者 马黎 稿件来源:美术报
曹意强
 
2011年4月,“艺术学”成功“晋级”。这一工作提升了艺术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应有的地位,改善了艺术类院校的处境和认识。这其中,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艺术学科)召集人之一、教育部艺术专业硕士指导委员会美术学科组组长曹意强的一分功劳。长期以来,他致力于中国的艺术学科建设和艺术教育与研究,积极组织国内艺术学学科及相关领域内的专家论证,在促成艺术学学科独立上贡献了自己的一分热情。
 
吴为山
今年,吴为山在《人民日报》上针对长春举行的世界雕塑大会撰文《诗言志,塑者何为?》,呼吁城市雕塑的科学管理是其健康发展的保障,它具体表现在文化定位、空间规划、时间安排等诸方面,当代雕塑工作者要抓住机遇,雕塑时代。本年度,他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创作的《孔子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章祖安
以奇语入书的“奇人、奇遒、奇狷”章祖安,自1961年至今从事书法教学、书法创作50年。2011年9月27日开幕的“佛魔居书法百品——章祖安书法展”引起业内人士高度关注。学者身份习书,孜孜矻矻,不求闻达,气势法度雄强朴厚,章祖安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吕章申
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开放之初,便以恢弘的建筑、先进的理念、设施,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文化艺术殿堂,李可染、黄胄、潘天寿艺术大展,以及“启蒙的艺术”艺术展等等,在美术界颇有口碑。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的吕章申提出“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办馆理念,开创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展新格局。
刘长乐
海峡两岸,炎黄子孙盼团圆。300年前,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山水作品《富春山居图》被一分为二,今天分别保存在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长久以来,分离在海峡两岸。6月,《富春山居图》联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登场,举国关注。大力促成此次联展成功举办的幕后推手,正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
郭怡孮

2011年7月26日,中国画学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作为首届会长,郭怡孮为中国画学会的成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郭怡孮个展“大好春光——郭怡孮绘画展”也于今年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他提倡并开创了与时代审美气息相交融的“大花鸟意识”,为美术界所领略。
蔡枫 张远帆 赵辉
2011年是中国美术界的“版画年”,同时也是鲁迅诞辰130周年、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对于这位中国现代版画的开拓性人物,全国各地举办了多场版画展进行纪念。而“鲁迅的面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从学术和心灵的层面,去纪念这位“新兴木刻之父”。作为策展人,蔡枫、张远帆、赵辉的策展概念,强调鲁迅精神的生成性,成为当代艺术创作思考的一个新的出发点。
杭 间
2011年9月,经过长期运作,由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倾力打造的“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是目前国内最具学术性、最具前瞻性、最高端的综合性设计大展。作为策展团队的中坚力量,杭间以“仁:设计的善意”为主题集中展示当代人类所取得的优秀设计成果,帮助中国公众更好地理解设计的价值。
德 珍
今年,适逢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在“大美西藏——西藏当代绘画邀请展”中,藏族女艺术家德珍的作品《我们离太阳最近》,让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高原民族特色,是当代关于西藏题材美术创作中的重要美术作品。
郭庆祥
郭庆祥凭借自己对于艺术家创作环境、方式方法的了解,在批评文章中提到了“流水线作业”,并成为今年美术界谈论最多的词汇之一。他更因为批评文章的用语和论调,“惹”上官司,而引发了一场关于当下美术批评尺度的讨论。
 

2011美术报年度人物代表郭庆祥的发言

    2011年11月25日第四届美术报艺术节在广东东莞拉开序幕。本次艺术节有416位艺术家、100家艺术机构、艺术基金负责人和数十家银行理财顾问,以及40位策展人、批评家、拍卖公司CEO共同参与。在开幕式上,一年一度的美术报年度人物评选的颁奖典礼同时进行。从作品创新、理论创新的角度,授予了曹志强、吴为山、章祖安、吕章申、刘长乐、郭怡孮、蔡枫、张远帆、赵辉、杭间、德珍、郭庆祥共十位(组)在2011年有社会担当和艺术创作上让美术界侧目的美术工作者“美术报年度人物”称号,同时,王涛、王璜生、孙伯翔、李舫、李晨、邹立颖(组)、林海钟、姜文佳、姜宝林、傅中望、靳尚谊十位(组)获得本次年度人物评选的提名。

    年度人物代表郭庆祥在发言中,首先对艺术创新有贡献的艺术家,从美术评论公平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对近现代美术史不能盖棺定论,一定要去伪存真,对吴大羽的绘画艺术体系及其对中国美术教育的贡献要有重新认识。尤其谈到了赵无极、吴冠中等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家都受吴大羽思想的教育和启发。但在中国除了业内人士,却很少有人知道吴大羽,以及赵无极的名字。郭庆祥认为这些有发现和创造的艺术家,埋没了他们,是对美术教育的歪曲和不尊重,也是对真正有贡献艺术家的不公平。同时,他希望美术界的官员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说真话,这是对文化发展的一种责任。

    接着,郭庆祥认为光打着继承传统旗号,没有发展创新和时代精神的都是伪传统,希望今天的艺术家一定要有创新精神,也希望他们今天的创新能够成为未来的传统。

    针对在艺术创作被金钱绑架现象,郭庆祥也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艺术市场和美术界存在着审美缺失、情感缺失和道德缺失的严重问题。如评论家被金钱“绑架”着评论,不是艺术成就说了算,而是谁给钱就帮谁说话。又如画家接订单生产,什么好卖就画什么,流水线作业成批生产,已经失去了一个艺术家的原本意义,更丧失了一个从业者的道德底线,也都是被金钱绑架了。

    郭庆祥呼吁知识分子要有社会道德价值观,艺术家的本质工作就是艺术创作,而不是钻营社会地位去抬高市场价格;艺术家的价值是体现在其作品的本身价值上,不是去制造明星效应而谋取市场利益。

    最后,郭庆祥表示他也是以收藏者的角度研究问题和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能收藏到有感动和打动人们心灵的艺术作品,而不是被金钱绑架的产品。

上篇:秋拍近现代书画“冷中显热”    下篇:36幅潘天寿精品在香港亮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