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30日专电(记者 徐硙)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由中国美术馆策划的“大器‘玩’成——中国美术馆藏民间玩具精品陈列展”于5月30日至9月3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约370件套(800余件)民间玩具精品将作为儿童节献礼亮相,这也是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的大型民间玩具专题陈列。
此次展览按照儿童成长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分为希冀、启智、尚德三部分。“希冀”篇主要展示低龄婴幼儿所玩的民间玩具,如山西黎侯布虎、陕西千阳布龙,以及富有吉祥祈愿意义的“辈辈封侯”“状元骑马”等;“启智”篇主要展示趣味性、参与性和动手性强的玩具,如京津地区的风筝、风车、走马灯,以及各地的车辆玩具、提线木偶等;“尚德”篇主要展示传统故事、戏出人物类玩具,这些作品多以轻松幽默的手法塑造积极正面的人物形象,如泥人“三国兵马”“白蛇传”和鬃人“大闹天宫”等。
中国美术馆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收藏民间玩具,馆藏既涵盖泥、陶瓷、竹木类的民间玩具,也包括风筝、花灯、小脸谱、面人和彩塑;既有属于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作品,也有早已失传的民间遗珍。此次展览的作品就是从中国美术馆6千余件(套)藏品中精选而出,一件件异彩纷呈的玩具精品将为观众带来一次视觉盛宴。


(1)5月30日,两名女孩儿在中国美术馆参观展出的民间玩具。
当日,“大器‘玩’成——中国美术馆藏民间玩具精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共展出约370组800多件民间玩具精品,喜迎六一国际儿童节和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据介绍,本次展览既是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的大型民间玩具专题陈列展,也是中国美术馆多年征集、收藏民间玩具的研究成果的一次较大规模的集中展示。新华网图片 鲁鹏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