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业内资讯 > 详细信息  
战国中晚期燕国都城燕下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获批
【日期: 2012-06-24 06:56:20 】  【来源: 新华网 】【关 闭】
 新华网石家庄6月22日专电(记者白林)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获悉,《易县燕下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并于日前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易县燕下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通知》予以批准公布。

作为战国中晚期燕国都城遗址,燕下都遗址总面积32平方公里,目前城墙犹存,城中的武阳台是当时燕国王宫所在地,现尚保存着三层的夯土台。在燕下都一带还保存着荆轲塔、燕子塔、人头墩等古迹。随着时光流逝,这些文物遗址亟待保护。

作为燕国都城之一的燕下都距河北易县县城东南6公里左右,是中国现存一处较完整、文化遗存极为丰富的大型战国都城遗址,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在20世纪,燕下都考古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发现了众多的燕文化遗迹和3万余件各类珍贵文物。

燕国,在战国时期不算强国,曾屡遭邻国侵犯。燕昭王继位后,为加强防卫,便在南面筑了这座城。从地理位置上看,蓟在北,称“上都”,它在南,称“下都”。燕昭王曾在这里修筑黄金台,招贤纳士,终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国。

1961年燕下都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同年国家文物局又将其列入百项重大遗址保护项目。

上篇:考古证明:邢窑烧制瓷器历史追溯至北朝时期    下篇:三十多项非遗技艺出展杭州首届运河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