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款署“徐悲鸿”的油画《九方皋》6月25日晚在知名度不高的上海宝龙拍卖会上以8900万元高价高调“成交”,这一作品因技法拙劣及破绽百出的著录等而备受质疑。拍卖方曾宣称此画“来自约翰·拉贝家族收藏”,然而约翰·拉贝家族直系后裔前天通过中方代理人向《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独家声明,其家族从未出售任何艺术收藏。
《九方皋》真赝事件是个引子,其暴露的问题让我们重新审视所谓的图书著录——“正式出版物中,赝品满眼都是。”一位出版界人士说。



四川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的《徐悲鸿全集》第一部中(上),收录了2010年的拍卖界笑话之一《裸女:蒋碧薇像》(中)。此番拍出8900万元的油画《九方皋》(下)也与此画同出于一书,该画在创作技法、人物比例结构、收藏著录等等方面备受质疑。
《东方早报》艺术版6月27日率先报道的徐悲鸿油画《九方皋》疑为假画这些天备受艺术圈关注,拍卖方此前曾介绍,此一画作来源于约翰·拉贝家族收藏”,前天,约翰·拉贝家族通过中方代理人向《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独家表示,拉贝家族从未出售过任何艺术收藏。
6月25日晚,在上海宝龙拍卖会上,落款为徐悲鸿的油画《九方皋》以89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高调拍出,买家正如事先所张扬的那样,为海南藏家张振宇。也许,这只不过是一场太急于向拍卖靠拢的“拍卖”;也许,这只不过是一个太想把情节填充得曲折离奇的故事;也许,这只是一场买卖双方你情我愿制造出的喧闹,本无意纠缠于真假之辩,而大众的突然介入让他们的交易过程与目的不得不经历着一次更比一次清晰的暴露与质询。
早在拍卖会举行之前,此番作为宝龙春拍图录封面的油画《九方皋》真伪问题,就连续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
质疑主要集中于——1934年《美术生活》第七期发表的是国画《九方皋》,并配有图片,而1934年的《美术生活》出版物现在亦有存世。这一画作与宝龙拍卖公司拍卖的1931年《九方皋》油画,没有任何关系;拍卖公司在《收藏投资》导刊2012年5月号(总第045期)上刊登1931年徐悲鸿油画《九方皋》,系德国著名收藏家约翰·拉贝珍藏,曾在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前苏联、比利时等多国参展十多次,但拍卖公司尚不能公示这些展览的资料、出版及预展图片;专业人士还针对油画《九方皋》的创作手法之拙劣、画面上人物动物比例失调、落款笔迹稚嫩等显而易见的破绽进行了证伪。
这样一张真伪尚存有大量疑虑的作品,却拍出8900万元的成交价,这个“大手笔”,连局外人都觉得匪夷所思。
当然,拍卖行和买家之间真正达成的交易价格,只需拍卖行提供的税单作为凭证,便一目了然。8900万元的价格是不是只是一个放出的卫星?而放卫星的真正目的何在?假设双方以这个向大众公布的价格成交之后,这幅作品去向如何,是到银行里进行抵押贷款,还是成为某艺术基金的信托产品?
拉贝家族否认出售过收藏
无论资金雄厚与否,征集拍品以及顾问专家知识结构如何,底气几许,相比较国内资深、知名度比较高的拍卖行嘉德、保利等大型拍卖公司,上海宝龙拍卖公司在拍卖界几无资历,于2011年成立至今,才一年有余,本次春拍,是其成立后的第二次拍卖。
一位资深收藏家对《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如此评论这次事先张扬的《九方皋》拍卖:“从常识上讲,如果真有这么重要的作品存在,没有什么人会去交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拍卖行。从艺术上讲,徐悲鸿不会把这么大场景的题材画成这么小尺寸的油画——65.5厘米×91厘米。从历史传承上讲,这幅油画在2000年以前似乎没有在人间存在过。从情感上讲,这幅画如果是真的,肯定不会在现在的买家手上。那是一个局,一幕剧,一本新的阿Q‘另’传!”
一位在资本界名声极响的上海知名收藏家在得知这幅作品拍出8900万元的价格时,当即以十分不屑的口气评价:“8900万?89万给我也不要。”
从作品本身的分析出发,资深艺术顾问奚耀艺对《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表示,此件油画《九方皋》在构图上截取了徐悲鸿同名中国画的右半截,原作中五个人变成了四个人,四匹马变成了一匹马。人物和马的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徐悲鸿以坚持和弘扬写实主义著称,怎会如此随意涂抹?
最先在微博上“发难”的收藏家马德光提出,以他对徐悲鸿笔法的研究,相比较著名作品国画《九方皋》,这幅油画中,就连徐氏笔下十分擅长的马,从膝盖到身体,用笔模糊成一团,毫无肌肉结构可循,甚至其水平,比一个刚刚进入艺术院校学习的学生还弗如。“我以为这个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生画的,流传到市场后,大家很便宜就把它买了,作为一个资料。”
翻看宝龙拍卖图录封面和内页,在油画《九方皋》的介绍说明文字中,均以显著字眼标示着“来源:德国柏林私人珍藏,约翰·拉贝先生”。但是,对于“来自约翰·拉贝家族收藏”的事实是否经过核实的问题,宝龙拍卖公司总经理曾少生回答:“提供画的人说这是事实,那我们认为就是事实。”
没错,正是这个约翰·拉贝在南京目睹了日本军队制造的大屠杀,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为二十多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拉贝将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
约翰·拉贝家族被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所熟知,出自这样一个具有高尚道德高度的名字和家族的收藏,似乎更为这幅油画《九方皋》穿上了一层金色耀目的外壳,仿佛这个名字是真的,画似乎也能仰仗着多几分真实性。但恰恰是这个有些凄迷离奇的坎坷经历,如今却面临着全面崩溃——日前,约翰·拉贝家族通过中方代理人表示,拉贝家族从未出售过任何艺术收藏。
川美社《徐悲鸿全集》可靠吗?
身处舆论漩涡的买家张振宇在几天前找到《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花费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欲诉其坚定这幅作品系真迹的理由。
姑且不论藏家张振宇自述直面“油画《九方皋》”的那一刻,感受到的“强烈的徐悲鸿大师气息”,还有与“徐悲鸿画给苏州美专的黄觉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位名家)的一幅作品中,画面里天空的蓝调子、笔触,跟这幅《九方皋》很相似,那幅画是1929年画的”,以及“在那个时代只有大家才能有的装裱手段和绷画布的方法”,张振宇认定此油画作为徐悲鸿真迹的最重要的依据与宝龙拍卖公司总经理曾少生一样,就是2011年5月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徐悲鸿全集》:“四页,这本《徐悲鸿全集》里油画《九方皋》就占据了整整四页纸,可见此作非常重要,这个,会是假的吗?”
面对种种疑问,宝龙拍卖总经理曾少生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记者采访时,认同四川美术出版社2011年再版的《徐悲鸿全集》收入了这幅《九方皋》正是拍卖行作为最重要的判断其为徐悲鸿真迹的依据,“还有那个年代的原装原裱。”
事实上,在当下的中国,以是否在出版物内出现过为一幅作品真假的主要依据大多并不可靠。
仅仅在2010年就斥上亿元资金购入张大千的《侍女》、石鲁《高山仰止》、吴冠中《柳叶如鱼》及关山月《寒梅图》等作品的知名收藏家包铭山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采访时提出:“出版物,只是佐证,而不是根据。在当今,中国的出版社都不规范,可以买卖书号,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所以以至于牵连到用出版物当真假佐证都悬。我个人认为,2000年后出版的东西,除画家本人参与编辑的那些画册比较权威之外,其余是更不可全信的。”在包铭山看来,真假之辩,在于用自己的学养、知识、实践去评判为好,“历史和市场会作出正确的答案”。
邦文艺术投资公司学术研究部总监赵孝萱早在去年底就公开对这一版本的《徐悲鸿全集》提出过质疑,“如果是徐悲鸿纪念馆所出,应该所有收录作品都是馆藏作品。但这里头竟然有一些是最近几年拍卖市场出现的作品,然后中间夹杂着许多品相怪异,在这两年上拍过甚至准备要拍的画。”
此次《九方皋》的拍场现身,显然令这一预言一语成谶。“说是品相怪异,也可以说这些画不像真的,而且与真的差距甚大。但这画册又明明写的是廖静文主编、徐悲鸿纪念馆主编,而且是四川出版集团2011年5月有正式的书号出版,甚至还走正式的发行渠道。”这些疑窦让赵孝萱与手下打电话去徐悲鸿纪念馆查证,纪念馆清楚地回答他们根本没出过这本书。“但怎么会有人就敢这么大胆,硬是敢放上徐悲鸿纪念馆与廖静文的名字,造本假书?书上有一个出版集团的举报电话,但没人接。”
2010年,中央美院油画研修班第一届的10位同学发出公开信,声称一幅拍出高价的徐悲鸿油画,是当年他们的习作。这画被称作《裸女:蒋碧薇像》,由北京某拍卖公司在2010年春拍以7280万元人民币拍出,同时附有徐悲鸿之子徐伯阳的证明书与照片。确如画家陈丹青所说,这画连“伪作”都算不上,伪作是很用心地画一张像徐悲鸿的画,然后冒充是徐悲鸿,这还好一点,还是很认真地骗人。但这完全是拿了一张不相干的画说是徐悲鸿画的,指鹿为马。而这幅被业界戏称为“假妈”的作品,也赫然出现在这本2011年出版的《徐悲鸿全集》中。
在马德光向记者出示的被张振宇和曾少生认作“真迹重要依据”的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徐悲鸿全集》中,收录了一张照片,作为照片背景的那幅徐悲鸿作品明眼人都能看出,正是国画《九方皋》,图说极其清晰地写着“1934年,徐悲鸿在苏联列宁格勒举办‘中国绘画展’”,藉此至少可以说明,宝龙拍卖在图录上强调的油画《九方皋》“曾在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前苏联、比利时等多国参展十多次”的事实完全没有经过核实。
如果以此书为依据,那么仅就这张作为证据的照片而言,若此书为真,那么画就是假的,如果此书为假,画就更假。“我对徐悲鸿的作品还是比较感兴趣,这本书写明廖静文主编,但我有一个疑点,廖静文出的书为什么拿到四川美术出版社出呢?我认为这种书应该到人民出版社出。”马德光说。
记者致电四川美术出版社《徐悲鸿全集》的责任编辑宋殳,她表示,当初与出版社合作出版这本全集的合作方是上海一家公司,公司相关人员出示了有廖静文亲笔签名的授权书,授权书中只有签名,没有收入画作的目录。
其实,要找到制假者并非难事,制造这本《徐悲鸿全集》的,一定就是假画的拥有者,顺藤摸瓜,必能使其现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