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铭
7月3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节基金会主办,咏华时代艺术机构承办的“伦敦2012·中国艺术展”将在英国皇家美术院开幕。中国艺术承袭传统、融会当代,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东方风貌,吸引了全球视点的聚焦。“伦敦2012·中国艺术展”邀请到61位世界级中国艺术家,甄选了170余件传世作品,向世界展示贯穿五千年文明的传统与潮流。
大美东方 伦敦绽放
如果说伦敦奥运会是一场友谊的盛会,那么中国艺术展便是一场艺术的盛典。“伦敦2012·中国艺术展”得到了中国文化部、中国驻英使馆和英国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并特邀两国政要及国际奥委会官员出席开幕式等活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艺术展闭幕以后还将在中国内地及港澳进行系列巡展,让更多学界人士和艺术爱好者共享此次交流的丰硕成果。
“伦敦2012·中国艺术展”集中华艺术瑰宝之大成,聚海内顶级名家之巨作,探索人类文明起源与未来艺术前沿,诠释华夏传统哲思与中国当代审美,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学术沟通。“源于传统超越当代,青出东方惊艳四海”是本次艺术展的鲜明气质——不仅反映了大师们遨游艺术瀚海的探索精神,更表现出东方人感悟寰宇的思想境界;不仅体现出中国艺术家的独有性格,更反映了中国学术界的独到观念。
从刘大为深耕传统、合璧中西,熔炼工笔写意于一脉的俗雅趣境,到何家英回归传统、知微见著,升华传统工笔于当代的艺术大成;从田黎明气韵自然、朴质无华,再现万象和合于笔墨的思想张力,到吴为山雕形写意、抒发灵魂,塑成神行合一于表现的艺术造像;从南溪水墨三维、古韵流觞,泼洒中国视觉于想象的艺术探求,到杨飞云回归古典、意境纯粹,透射人文主义于表现的传神美学……作品无不透着中国传统思想的秉承与当代艺术语言的升腾,既看重表现形式,亦强调思想内涵。
三大主题展示中国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源于传统、超越传统,出于东方、再现东方,以自然的“禅道美学”与传统的“宋明理学”为根基,追求观念与表现的完美统一,是一种人类独有的世界观,也是天人合一的艺术态度。“伦敦2012·中国艺术展”历时一周,囊括国画、油画、雕塑三大主题,以全球艺术视角品读东方文化魅力,以中国艺术精粹见证东西文明碰撞。
中国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成形于东周,发展于唐宋,流行于当代。从陶彩、帛画、工笔到写意,它随东方思想一脉相承,由抽象转为聚象,具有人类思想发展的独特规律与生命含义;中国油画反映东方哲学与西方科学的有机结合,兼具传统思想的写实主义与写实风格,是对世界绘画艺术的探索与创新,展现了东方思想的智慧与兼容;中国雕塑囊括中国深厚久远的祭祀文化、宗教传统、历史信息和风俗面貌,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写照与缩影。中国雕塑艺术的深厚根基使其在公元前1800年,便创造了世界上最光彩夺目的青铜文化。
此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单弦琴也将在“伦敦2012·中国艺术展”开幕式上进行独奏表演。单弦琴产生于上世纪20年代,演奏时使用一弓、一弦、一指,上下把位灵活自如,声音连贯婉转,音色明亮。展示人、单弦琴演奏家孟昭华是国家一级演奏家,也是国内熟练掌握单弦琴表演技巧的两个人之一。
让艺术链接世界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人越来越关注公益事业。“伦敦2012·中国艺术展”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艺术节基金会的一次试水,希望通过举办此类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向人们诠释公益的概念,唤起大家对艺术类公益活动的关注。
据介绍,“伦敦2012·中国艺术展”以“让艺术链接世界”为口号,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同时,促进中国艺术家与国外艺术家交流。作为中国一流的艺术研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运用其学术资源,结合中国艺术节基金会的社会平台,这种合作模式保证了活动的专业性和延续性,长此以往能够形成良性循环,使中国艺术类公益活动实现健康、长期、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