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忻东旺追思会现场 2014年5月11日,“心相——忻东旺教授追思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忻东旺教授生前的同侪知交、亲朋好友汇聚一堂,共同缅怀这位刚满50岁便英年早逝的绘画天才。 忻东旺,1963年生于河北省康保县忻家坊。他自幼挚爱绘画,并以其鲜明的绘画风格成为中国当代颇有成就的油画家之一。曾任中国美术家学会会员、文化部中国油画院特聘艺术家、国家画院青年画院委员等职。2014年1月11日,忻东旺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50岁。 忻东旺教授的一生,无论为人为艺,在艺术圈内都可谓有口皆碑。此次追思会,不少行业内的知名人士,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祖英,著名艺术家陈丹青,武汉画院院长冷军等,均亲自出席,纷纷表达了对忻教授早逝的惋惜之情,并一同追忆了其一生所取得的卓越的艺术成就。 (一) 绘画作品 突出对底层的人文关怀 忻东旺作为中国当代新写实油画的优秀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往往聚焦于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显现着浓厚的写实主义色彩和深刻的人文主义情怀。 追思会之名家看法 冯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东旺的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精神,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着直接的关联,而且愈趋晚境,他的艺术风格愈形成了特有的艺术表现语言和造型特质。作为从普通农家子弟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忻东旺不同于很多生长在城市或有过农村经历的人。他对农民、农村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强调以农民自身的角度,以肖像艺术对人性和社会文化关注的视角描述这群特殊阶层的心理,这是他多年来写实绘画的冲动来源。然而他在年富力强、最好的时候离我们而去,这是令人痛心的。 王明旨(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忻东旺教授是中国美术界卓越的艺术家,他的绘画充满人文的关怀、民族的气质、时代的责任,是当代写实绘画不可替代的独特范例。忻东旺他所描绘的底层人群与时尚无关,与国际化无关,但是他们却与中国的变革有关,与民族的命运有关,与社会的良知有关。他呼应时代跳动的脉搏,融入民族文化血液,深研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象表现方法,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当代写实绘画的观念,为油画民族化做出了宝贵的探索。他笔下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成为中国社会转型中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肖像。不管多少年后,我们再看忻东旺的作品,一定会记起这是世纪之交的中国城市中的特殊阶层。 杨飞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 忻东旺以他的前瞻性和敏锐性打开了绘画农民的新视角,在文化界引起了关注和影响。他精湛的绘画技艺令同行赞扬,他的写意而精准的画风赢得了众多的追崇者。他以独特的眼光关注社会变革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以动情的画笔勾画出农民工在现代生活中的艰难与迷茫,表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东旺热爱人物写生,将对象勾画得鲜活生动,体现出独特的社会批判性。民工的肖像里有对现代社会变化的陌生感,也有落差的尴尬,有不完整的生活,也有追求新生活的盼望,那些期待的眼神反应出人心深处强烈的改变命运的渴望。 遗憾的是人生短暂,东旺英年早逝,但他人生的抱负是远大的,艺术生命是饱满的,艺术的生命力是永存的,不会因此而完结。  展览现场 (二) 学术价值 带有喜剧性的深度感动 忻东旺认为:只有演绎,没有创造,是死亡的艺术。他提倡在绘画专业研究之外还应积累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历史感。这种经验应用于绘画中,令他的作品具备了旁人难以企及的深度与学术价值。 追思会之名家看法 陈丹青(著名艺术家): 近20年来,对东旺这一代人中——能够拿出这样的画的画家,我都会去找他变形的问题。变形是大话题,无法展开。其实像欧洲、俄罗斯(前苏联)的画法,固然是一种高度的美学原则,是严密的技术系统,但是很难套到中国人的对象身上,套到中国的农民工、底层人身上。从脸到装束到用色到整个作品的气质,几代人能够走通的很少。 这时候出现了忻东旺,他用到了变形。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受过中国累积下来的油画资源的技术训练,用他顽强的个性、饱满的生命力,才可以画出像这样的油画。变形在忻东旺的身上有两个概念。太多的变形完全离开了对象,离开了写实,但忻东旺画的每个人就是这个人,有名有姓的人,不是当下的变形画者能做到的。我在东旺的画中看到,在他自己的目光里,尤其是自己熟悉的乡下人身上是自给自足的,所以才会有他的绘画。这是我对他的变形的认识。 回想他的整个艺术,这也是知识分子画不出来的,还有过去的外来美学弄不出来的。米勒农民是宗教性的,王式廓农民是革命性,而忻东旺农民是喜剧性。他的所有场面虽具有喜剧性,但并没冲淡作品的深度和内涵。这种喜感不是来自于理论的知识分子化的东西,也不是来自城市,而是来自于生命里的。即使想把这个人画得很纯朴或是很荒诞的样子,全部加起来有一种喜剧感。我没看到上几代,包括我自己的油画里能够呈现。 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从理性的角度来认识忻东旺,他是一个现实主义的画家。写实主义只是技术的统称,不能作为创作的方法,尤其是不能创作思想。忻东旺有他自己独有的创造语言和方式、独有的观念。他是把意识形态拉回到现实的本意上来,现实主义就是这样的,而不是那个样子,只不过以往我们把它曲解了。忻东旺将其拉回到人性的层面、底层叙事的层面。现实主义包括在未来的历史中,人类面对现实、面对人性仍然是主要的创作方法,这是不能回避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忻东旺的贡献是自己独特的创造丰富了,还原了现实主义,把现实主义拉回到人性的层面。 忻东旺的画非常准确地阐释了中国现实社会转型中的特殊性和特殊的精神状态。忻东旺以自己特殊的表达,很准确的阐释了什么是中国当代油画。 他是充分民族、充分中国性的。历史上所有站得住的艺术哪个不是充分民族化。民族化有正直的层面。所以他在寻觅东方的元素,如平面化把人压扁了等等,都是在做尝试,是想把民族化的课题做出中国的元素。看看西方的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在西方的教条下中国油画是没有发展的,中国油画要有中国的标准,要有中国气质。如果承认忻东旺有成就的话,这就是中国性。 提到中国气质,语言层面到审美层面,无论以农民或以知识分子的角度画农民,忻东旺是合一的。因为对国家有充分的思考,对社会抱有批判性的态度才能叫知识分子艺术家。忻东旺是站在这样的角度,作为农民的质朴原生态的观点和作为知识分子艺术家的精神状态在他身上综合地体现出来,他是完整的知识分子的艺术家。 潘世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忻东旺是深刻的写实主义,他跟当代的很多写实主义画家走了不同的道路,他和传统的写实主义是不同的。他要开拓理想的局面,包括艺术道路和当时的艺术评价标准等,他是完全颠覆了写实主义。 有时候他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能够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很多人是从表现方法和手法上来画,但他表达不同的对象完全采取自己的方式。他的画里有民族画的倾向,他不是简单的临摹,而是存有中国民族传统优秀的一面,带有木头的质感。他很大的贡献是打破了习作创作的界限,写实道路习作和创作道路间是非常鲜明的,但他并不是这样。 祁海平(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 众多的写实油画家中东旺是少有的佼佼者,首先他具备成为大画家的素养,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第二是个人独特的艺术见解和艺术语言,第三具有文化意义的精神主线,我觉得东旺这几个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的油画表现能力是很强的,从师专到中央美院高研班,再通过出国考察回到生活中写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达到了精湛的境界,用鲜活的写生经验与西方的油画进行结合。他的作品具有传统油画的丰富底蕴又充满着勃勃生机。东旺的写实不只是描绘对象而是具有鲜明的个人语言,人物造型既生动传神又呈现浑然一体的品味,形成了个人特有的造型符号。对细节的表达也达到了细致入微的感觉,他不炫耀色彩,他重视固有色的和谐搭配,强调色彩的真实感受。东旺后期的作品有变化的迹象,看得出对民族传统造型的融入和线条面色彩的融入。这不仅仅是形式的探索,而是中国油画家身份的考虑。
再次看他的作品,仍然可以读到那种热切的情感和缜密的思绪,以及细致的倾诉,从这个意义上,东旺并没有离开,他的精神还在作品上延续,也将成为无数后继者的楷模。 冷军(武汉画院院长): 第一次看到东旺的画是在95年中国油画年展上。《成·诚》那件作品在我看来,绘画性很强。因为我是画家,我不是站在艺术史上看对艺术的贡献。我看的是他的画,看用笔和造型、构图、色彩。作为画家来看,我觉得他的最大成就,还是艺术的语言上。艺术语言主要体现在人物造型上,人物造型是带有中国风味的,或者是带有中国汉唐造型意向的简约和概括,是很深厚的。看起来线条简单,但有几何形态的胸有成竹之感,每一笔的线条拐弯处可以看得出和中国的笔墨是能够联系起来解读的。 他绘画的写意性和书写性是前所未有的。肖像画能够用刀和刷子在脸上书写,而且那么生动,即变形又不走形,极度的传神,这不是练出来的,或者说是经过学习训练可以达到的,这方面他的成就巨大。 还有忻东旺的色彩是中国油画界顶尖之一,他的色彩运用和表达是无与伦比的。很多人说他的技巧很高,这不是技巧的问题,这绝对是一种感受力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被感动,会自然的表达出来,表达的形式也会感人。忻东旺是天才的画家,其实他是天生容易被感动的人。被物象、形体、色彩、西方的传统绘画因素、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时常打动的人,而且是深层次被打动的人才可能有这样的技法。如果一个画家没有被所画的画打动,他至少不能被称之为一个画家。忻东旺在这个意义上是画家中的画家。这是忻东旺最大的成就,在这方面应该多做研究。
 嘉宾杨晓阳在追思会现场 (三) 身后的学术研究 将推动中国艺术繁荣发展 忻东旺的一生,不只是留下了一幅幅精彩绝伦的绘画作品,更是为后世遗存下了一大笔价值无可估量的艺术财产。无论是在技艺上,还是理论上,忻东旺所达到的艺术高峰都值得后继者去攀登去深掘。 追思会之名家看法 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忻东旺的艺术是写意的,他把自己深刻的认识集中在立意。中国人讲的“意”在先。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有认识、感悟和欲望,在立意方面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个人的、个别的立意。虽然最后是写实油画,但他的造型、他的语句、他的构思,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的写意油画。因此我说他的油画是写实的,更是写意的。无论是非常写实的一种造型,还是扭曲了的造型,抑或主动的强化了的造型、夸张了的造型,都是随意用笔的,都是立意在先。意在中国美术中是非常重要的,是绘画的灵魂,是所有艺术的灵魂,是中国所有造型艺术的灵魂。没有意就没有精神,没有精神我们就是一般的形式而已,他的绘画不是形式,他是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社会的精神层面的感悟。 如今忻东旺离我们而去,但是他该做的事情,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光芒。他的艺术是有价值的,是值得我们纪念的。我虽然有遗憾,但是我庆幸忻东旺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页。我们怀念他,我们希望更深地研究他,使得忻东旺更有价值。 汪家明(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 忻东旺去世是中国美术界的重大损失,他是真正的天才,他的笔不仅是画笔也是史笔,记载了当代中国各种各样的人物,书写了转型中的中国历史,记录了最为关键的时代。常说《红楼梦》创造了200多个人物,《战争与和平》创造了100多个人物,反应了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场景,我认为忻东旺的绘画作品可以作如是观。其次,东旺在世时,人民美术出版社只出版过他一本书《细节忻东旺》,至今这本书仍在重印。去年5月,约定人民美术出版社认真出一个作品集。我看过他的文字,我认为他的文字写得很好,希望也出版他的文字作品,没想到他匆匆的离去。我们与东旺的约定仍然有效,我们愿意认真出版东旺的作品集。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愿意出全集。最后,希望能推动对东旺作品的深入研究。大家都对东旺英年早逝感到悲哀,认为他的创作日臻成熟却戛然而止,其实他已经卓然成家。有些画家虽然很早逝,却是很有成就的艺术家,比如说梵高去世是37岁,拉斐尔也是37岁。我们完全应该把东旺作为大师来对待,应该站在中国当代艺术和世界当代艺术的高度研究他的创作,通过研究他的创作推动中国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推动中国艺术家在世界上,包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贾方舟(著名美术评论家): 忻东旺是绘画天才。我们对他的评价,没有一点过分的地方,只能说不够,而不是过了。我相信历史会对他做出非常公正的判断,现在说什么都不算数,但是我相信忻东旺一定会在中国的油画史上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他在油画的语言上、油画的技巧上所达到的高度,可以说是非常得出众。我们只能与大师当中的人来相比。比如说齐白石画虾、蟹,一笔下来既是造型又是质感,非常得生动,那种绘画技巧的完美性无可挑剔。可是油画上达到这样技巧并不多,比如忻东旺画的静物没有重大的题材,也不是农民工,也不是弱势群体,也没有多大的社会意义,但是我们一看就会知道这是一般人无法画出来的。白菜一笔下去,既是造型也是质感,白菜的水分和白菜透明的感觉,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天才不是后天培养的,但是后天需要条件。忻东旺如果不是自身顽强的努力,在那个小村庄里也不会出现他这样的绘画天才。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我们认识到他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的。因此我希望这样一个优秀的人物产生在清华大学,我希望大学不仅要给他做追思会,还应该给他做更多的事情,无论是做多少也不为过。 回声 忻东旺生前曾写道:“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民族的气质,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当代的深度,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人类审美的教养。”这正是对他一生艺术成就的最好概括。(文/ 马婧妍 伊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