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业内资讯 > 详细信息  
内蒙古鲜卑墓出土古罗马玻璃珠饰
【日期: 2014-09-01 07:06:06 】  【来源: 新华书画 】【关 闭】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31日专电(记者勿日汗)考古专家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蘑菇山鲜卑墓地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两件夹金(银)玻璃珠。经科学分析表明,玻璃珠来自地中海东岸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玻璃生产中心。

    据了解,蘑菇山墓地共发现12座鲜卑早期墓葬,几乎每座墓葬都有珠饰出土。这些珠子的质地包括玛瑙、绿松石、琥珀、木材等天然材料以及玻璃和陶土等人工材料。这其中,玻璃质地的珠子占绝大多数,比例在90%以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对蘑菇山墓地出土的一类双层夹金(银)的玻璃珠进行科学分析发现,这两颗珠子的化学成分完全符合古罗马玻璃珠子的成分特点,据此可以判断这两颗珠子都是从古罗马进口来的贸易珠。除蘑菇山墓地外,附近与之时代相近的墓地也出土了不少类似的夹金珠饰。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崔剑锋说,这类来自古罗马帝国疆域内的夹金珠在呼伦贝尔地区同一时期内大量的发现,证实了早在东汉魏晋时期,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先民与中西亚乃至罗马帝国都存在物质文化交流。

    考古学研究表明,丝绸之路开通之前,草原丝绸之路就一直存在,而且在中西交流中起到的作用不亚于丝绸之路。各种证据显示,位于中国东北的呼伦贝尔地区在当时是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

上篇:“翰墨情”著名书法家董凤树文化传承年学生书画展在京举行    下篇:拿破仑文物特展在鄂开启中国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