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业内资讯 > 详细信息  
“巍巍者华——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纪念大会暨艺术展”在沪盛大启幕
【日期: 2025-09-20 08:03:51 】  【来源: 美术报 】【关 闭】

        (1/3)何红舟 桥上的风景 235×195cm 布面油画

      一部与时代共振的视觉史诗

      “巍巍者华——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纪念大会暨艺术展”在沪盛大启幕


      今年是中国油画学会成立30周年。9月19日,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巍巍者华——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纪念大会暨艺术展”及系列学术活动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盛大开幕。

      来自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的嘉宾,全国各地的油画家代表、高等艺术院校、画院及研究机构代表、社会各界人士与各大新闻媒体共400余人参加了展览开幕式,大家共同回溯中国油画学会30年发展的不平凡历程,缅怀先驱前辈,共探中国油画事业的未来发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许江,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杨晓阳,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代表靳尚谊、闫平、封治国先后致辞。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冯远特向纪念大会发来贺信,高度评价中国油画学会成立30年来对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教育部原副部长翁铁慧、老艺术家靳尚谊、全山石等共同为开幕式剪彩。展览开幕式由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主持。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4日。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画发展最重要的学术团体之一,经过30年不懈的努力,学会以前瞻性的学术定位和富有创造性的远见卓识,有力促进了中国油画创作的繁荣与发展,成为团结广大中国油画家一面旗帜。30年来,中国油画学会以“真诚心态、关注现实、民族精神、多样探索”为宗旨,先后举办了百余次综合性、专题性、研究性的展览及学术研讨活动。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格局中,中国油画学会在引导中国油画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提升总体创作水平,自觉服务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30年来,中国油画学会鲜明地提出了“自觉构建油画中国学派”的学术主张,始终围绕“重建本土艺术的深度精神”“高树绘画语言的研究精神”“呼唤艺术的诗性精神”三重使命,以历史梳理与青年英才两个向度,让中西互鉴大格局中的中国油画始终凝眸中国精神,讴歌人民形象,并以此树立起油画艺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浩然之气与学术信念。

      “巍巍者华——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纪念大会暨艺术展”开幕式上,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许江指出:“30年来,以学会为代表的中国油画,登桥远望,从表现的强度、生活的深度、语言的锐度向东西方的经典溯源汲水,与伟大同行,展现了华夏民族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生成的宏大力量和时代成果。”

      规模空前,呈现30年中国油画发展

      本次展览是近年来国内规模最大的油画专题展,分为“史诗高华”“人民纪神”“山河揽胜”“草木寄心”四大板块,用12个展厅的篇幅,共展出370位中国油画家的800余件作品。

      展览不仅汇集了当代中国油画创作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也呈现了近年脱颖而出的部分优秀青年油画家,集中呈现了30年来不同时期的油画家经典作品,全面展现了中国油画的整体创作实力。观众可通过这些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感受中国油画在语言探索、风格演进与精神表达上的丰富层次与时代风貌。

      展览尤其强调艺术家语言探索的研究力度,以此揭示中国油画在坚定文化自信下的自足与自觉发展道路。此外,展览特别设置文献区,展出学会发展历程中的珍贵照片等历史资料,见证中国油画学术历程,其中许多文献档案为首度公开。

      “如果要总结这个展览的独特之处,我想有三点。”许江告诉记者:“第一,这些作品有着对人民、对生活的浓浓敬仰,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生动的人民形象;第二,我们的作品中包含着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融合和理解,有着中国人特有的品质;第三,从写实到写意,从油脂的厚塑到大笔的挥洒,从人物的风神到草木的深情,从情感的迸发到时代的诘问,这里有多元的追求,有诗性的表现。”

      跨界融合,丰富美育活动传承薪火

      围绕展览,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精心策划美育活动,以多元形式深度解读中国油画的艺术高度与时代精神。通过系列学术对谈、名家讲座及沉浸式工作坊,打破艺术壁垒,推动油画与科技、文学、音乐等领域的跨界融合。

      当天下午,“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研讨会聚焦中国油画30年发展的学术脉络,分“人民的信仰和人民的形象”“山水草木的境域和精神之像”两个主题专场,参展画家及国内知名艺术理论家围绕上述议题,就中国油画30年的学术演进与文化思想特征、中国油画学会30年在当代美术发展中的学术方位与价值,当代中国油画的语言、精神与品格及“数智时代”中国油画创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上海,作为中国油画的发祥地与百年重镇,自20世纪初以来便以其开放的胸襟与先锋的精神,成为中国现代油画艺术的摇篮和持续生长的沃土。王一川表示,本次展览落地上海美术馆,不仅是对上海百年油画文脉的接续,也是美术馆深入践行“第二个结合”的文化实践,更是对未来的奠基——它喻示着油画在中国大地,特别是在上海这座始终站在开放前沿的城市中,生生不息、蔚然成风。

      以此次展览为契机,中国油画学会将继续引领广大油画家不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体现中国精神的优秀艺术作品。


上篇:范迪安将《白哈巴的傍晚》与《天山绿电》分别捐赠给新疆美术馆与新疆画院    下篇:黄建南荣获好莱坞第97届奥斯卡终身艺术成就奖(金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