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业内资讯 > 详细信息  
《祖国颂 奇诗浓墨绘中华》首发贺祖国60大庆
【日期: 2009-09-01 04:00:31 】  【来源: 新华网 】【关 闭】
     

      近日,《祖国颂——奇诗浓墨绘华》大型首发式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隆重举办,(左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马启智主任,(左一)为国家新闻总署阎晓宏副署长等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

     35首诗--帮您熟记全国地级市以上全部地名

     36幅书法--让您充分感受隶书的独特魅力

    37幅地图--带您领略神州大地的无限风光

     由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总策划;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于8月29日上午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了《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首发式。与会嘉宾称赞该书创意独特、内容新颖、风格别致、主题鲜明,是献给共和国六十大庆的珍贵礼物。

     首发式前夕,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拿到《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后非常高兴,他们说:"在共和国即将迎来六十周年大喜的日子,你们编辑出版的这套诗、书法和地图三位一体的《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非常好,也很有意义,也可以说是一本爱国主义教材,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

     今天参加本次首发式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马启智主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阎晓宏副署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程法光委员、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张德修以及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中国地图出版社和中组部、中宣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民政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测绘局、人民日报社、解放军昆仑出版社以及各省、市、自治区驻京办有关领导出席了今天的首发式。

    《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由三部分组成。诗歌部分,以地名为元素,借用七言格律诗形式,把全国各省份和地级市全部写入诗中。其中,《中华颂》包含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名称,描绘了祖国的秀丽河山,浓缩了中国革命史和改革开放进程,展示了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美好前景;34首"各省颂",每个省份一首,囊括了全部地级市(州、地区、盟)名称,再现了各地的山川风物、悠久历史和时代风采。

 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霖代表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副主席在首发式上作重要讲话。

    《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大型首发式上,著名表演艺术家林中华在朗诵诗句。

    《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书法部分,采用工整易读、雅俗共赏,大气磅礴,厚重醇润,潇洒飘逸,书风一如其人,用墨笔致,线条劲健有力的隶书体,对全部地名诗进行再创作,气势不凡,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地图部分,有中国政区、地形和民族分布图,有各省的行政区图,还有各省的概况、地形、气候、旅游、特产等介绍,为读者提供了权威、实用的地理资料。

    《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由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王咏赋、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院长张生礼和中国地图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周涛联合创作。三位作者表示:他们合力推出这本书,不仅是为了创造一种熟记地名的方法,还想通过地名这个"中国元素",运用格律诗、书法这些"中国艺术",借助于最新版本的中国地图,对神州大地作全景展示,让读者深切感受祖国的辽阔疆土、灿烂文明、光辉历史和今日辉煌,同时品味到汉字的神奇。

一、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张生礼院长(左一)将《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赠送给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中),他看了后非常高兴,他说这是一件大好事情,要在全国进行宣传,要让全国知道祖国的美好。了解各省、市、地级市的有关内容。

二、《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总策划(左一)张生礼院长将把该书赠送给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中),他高兴的说:”建国六十周年,你们创作的这本书很有意义,要在全国各地进行宣传,右一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杨晶。

三、张生礼院长(右一)将《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赠送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左一),他高兴地说:“有诗、有书法、又有地图,我要回去好好看看,创意很好,有特点。”

四、张生礼院长(右一)将《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赠送给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左一),她看后很高兴,她说:“你们有创意,诗、书法、地图很好,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有学者指出:用诗歌拼出中国版图,是一个创举;把诗歌、书法、地图结合起来,更是一个创举,实现了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巧妙结合。这本书的潜在应用领域很宽广,对普及地理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民的爱国心和自豪感都大有好处。

    主办单位还在今天的首发式中将《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大型图书赠送了各省、市、自治区驻京办领导。参加今天《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有中央电视台资深节目主持陈铎、著名表演艺术家林中华、秦燕、青年歌唱家周萍朗诵了《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部分章节。辽宁省中国民族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军区前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教育家,培养出了董文华、魏松、白宁等著名歌唱家的路梦兰老师。为由此再创作并谱曲的《中华颂》钢琴伴奏,著名歌唱家白宁演唱《中华颂》。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著名书法家张生礼应北京大学邀请,将《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赠送给了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利比亚、巴勒斯坦、苏丹等16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受到了外宾的高度评价并邀请院长到阿拉伯国家进行友好访问,展示中国的文化艺术。

    张生礼先生创作的36幅书法作品,部分作品同时进行了展出,给参会者以艺术的享受。

五、张生礼院长将《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赠送给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右一),他非常高兴的说“很有价值,明天出差我就把它带上。”

六、《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书法创作者、总策划张生礼院长将此书赠送给毛泽东主席长女李敏,她看后很高兴的说:“我们今后到全国各地出差带上它很有用处,就会看到很多东西”.

七、张生礼院长在《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首发式前夕,将此书赠送给毛泽东主席的孙子毛新宇博士(左一),他说:“很高兴您送给我的这本珍贵的书,我是一名搞军事科学研究的,对我们来讲非常有用。有诗、有书法、有地图三位一体,很有实用价值。”

    

用中华符号,为祖国放歌

    --在《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首发式上的演讲

王咏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

    再过32天,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首发式,是要为共和国60大庆献上一份民间自发的礼物。作为这本书的主创者之一,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很激动,也很复杂,有很多话想说。思前想后,觉得最该说的是"三个感谢"和"一个期待"。

    第一个"感谢",要献给为本书创作、出版提供了各种帮助的朋友们。现在这本书,号称"地名诗、书法、地图集",是"诗歌与书法的联姻、艺术与科学的嫁接",体例新颖,前所未有,堪称"奇书"。显然,这种书非一人之力所能为,必须整合多种资源、依靠众人力量。没有各界朋友的鼎力相助,它不可能问世,更不可能以现在这种"珠联璧合"的形式问世。为此,我要感谢我周围的一些同事和朋友,他们对我的地名诗创作提出了很多好建议,也提出过一些不客气的批评,促使我知难而进、挑战自我。我要感谢著名书法家张生礼先生,他以极大的热情和精湛的书艺,为每首诗都创作了巨幅书法,用行动增强了我的信心。有时候我只改动一个字,他就要把整首诗重新书写一遍,其精益求精的精神感人至深。我要感谢我的老领导李晋有先生,他全力支持我和张先生的创新设想,欣然为这本书作序,使我们备受鼓舞。我要感谢中国地图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们,特别是总编辑徐根才先生、编辑部主任周涛先生、责任编辑刘洪涛女士,他们不仅是这本书的出版者,还是全书的整体策划者、作品把关者、全套地图的绘制者、各地简介的撰写者、精美插图的选编者、书籍装潢的设计者。他们的创造性的、高水准工作,大大提升了这本书的艺术性、实用性和权威性。我还要特别感谢今天到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你们的光临为这本书提升了人气,壮大了声势,扩大了影响,是千金难买的支持。在此,请允许我对所有关心、支持这本书的领导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王咏赋

    第二个"感谢",要献给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历史,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独树一帜,留下丰富多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宝藏和精神财富,其中就包括地名、汉字、汉语、格律诗和书法。我们的地名,个个都那么讲究,都有丰富内涵和美好寓意,值得细细品味。我们的汉字,依类象形,描摹万物,天生丽质,底蕴深厚。我们的汉语,表现能力极强大,组合方式极灵活,博大精深,与时俱进,妙不可言。我们的格律诗,短小精悍、优美动听、容量无限,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我们的书法,历史悠久,千古不绝,流派众多,百花争艳。正是有了前人创造的这些"中华符号",今人才有可能创作地名诗。试问,世界其他地方的文明之树,能结出地名诗这个果实吗?我不敢妄下断言,只是感到很难。比如在英语中,有人把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这四个新兴国家的国名字头串起来,创造出一个新词"Bric",因其读音与"砖头"(Brick)相似,所以被翻译成"金砖四国"。这充其量是"地名缩写词",离"地名诗"差得远着呢!"用中华符号,为祖国放歌",是中华文明赋予我们的一大便利,外国人只有羡慕的份儿。当我用地名作诗的时候,深深地为我们的地名文化、汉字文化、诗歌艺术感到骄傲和自豪,对我们的祖先充满感激之情。

《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大型首发式上,著名青年表演艺术家周萍

在朗诵《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诗句。

  第三个"感谢", 要献给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中国历史上有过盛世,也有过内乱不已、国弱民穷、受人侵略、任人宰割的痛苦经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长期的艰难探索,中国人民终于开辟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放眼今日中国,尽管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没人能够否认:过去的60年,是天翻地覆的60年,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60年,是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60年。这些辉煌的业绩,铭刻在中华大地上,凝聚到每一个地名中,给地名增加了新内涵。例如,提到"大庆",我们会想到当年打出第一口油井的捷报;提到"北京",会想到改革开放这一造福全国人民的重大决策;提到"深圳",会想到经济特区的"拓荒牛精神";提到"香港"、"澳门",会想到"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时代风采在地名上闪烁,时代颂歌离不开地名这个音符。因此,归根结底,地名诗的诞生要归功于这个时代。

    承载着各方人士的爱国之情,《祖国颂--奇诗浓墨绘中华》一书正式走进市场。此刻,我有一个期待,就是期待着越来越多的读者朋友认同这本书,接受这本书,用好这本书,超越这本书。具体说来,希望朋友们通过这本书,较快地熟记全国的较大地名,成为"中国地名通",使自己的工作、生活更有效率;通过这本书,对地名诗产生一些兴趣,创作出更新更美的作品,让地名诗这朵奇葩越开越艳;通过这本书,感受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得到美的享受;通过这本书,精确了解祖国各地的行政区划和山川名胜,增加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增强"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的决心和信心。

    当然,我明白,自己才疏学浅、眼高手底,现在的作品仅仅做到了"完整",远未达到"完美"。恳请有识之士批评指正,不吝赐教。诗中的一切缺点,都是我的错,不是地名的过。祖国万岁!地名长青!

    谢谢大家!

上篇:陈逸飞《雪景》将首度亮相艺博会    下篇:董希源《锦绣河山美如画》精品展香港隆重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