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2月17日专电(记者 谢佼、叶建平)春节期间,地震灾区四川绵竹市富有自身特色的“绵竹年画”十分走俏,年画元素不仅负载于传统的纸张上,还变成雕塑、邮票、水晶摆件等等,年画刺绣最贵的单幅能卖上万元,成为春节文化的新载体。
记者日前在射箭台村的年画展示厅一楼看到,“绣女”们正三三两两地在年画制作室里合作绣着年画刺绣。32岁的孝德镇茶店村村民罗敏正小心翼翼地绣着一幅大型年画——《二十四孝》,据介绍这幅年画市场价在3000多元。
绵竹市近年来不断推进年画产业创新,特别是对表现手法的创新,让年画更有人情味,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因而在新春佳节期间受到大家的追捧。年画刺绣最贵卖到上万元,各种新形态年画充分融入新春生活里,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专家认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不仅有利于“绵竹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挥,更赋予了传统的“绵竹年画”更为广阔的市场和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