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漆艺师在漆器上描金

在福州可以看到不少消费场所以漆器为装饰

漆器保护基地的师傅在漆瓶上绘彩
漆之突围
一门艺术,要火起来至少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人才(创作者),一是市场(消费者)。中国漆器的复兴,已经进入当下历史与文化的机遇,艺术家与市场都准备好了吗?
世博会——中国馆——福建馆,我们可以在展厅里看到一对描金绘彩的漆器花瓶,高3.6米,图案为雍容富贵的缠枝牡丹,但分量却很轻,一个壮实男人能够抱起来——如果允许你一试身手的话。据福州市经委副主任陈碧玉女士介绍,这对瓶子做了整整5年,披麻披灰及髹漆、雕填、绘彩再加戗金戗银,将近一百道工序,价值在200万元以上。这就是名扬四海的中国传统工艺——脱胎漆器。在福建馆的会客厅还挂着一幅三联形式的现代漆画,内容为福州的古民居群落——三坊七巷。这是年轻艺术家对传统漆器的敬礼,更是一次狂妄的“僭越”。
为何僭越?这幅作品的作者、福建漆画艺术家汤志义对记者说:“中国漆器必须突围,否则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