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业内资讯 > 详细信息  
中韩艺术家以水墨为媒 共谱“艺韵华章”
【日期: 2025-07-20 07:39:20 】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关 闭】

       展厅中金基昶《群马》与徐悲鸿《战马》遥相呼应

      近日,“艺韵华章——中韩水墨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启幕。展厅中,观众在一幅幅水墨作品前驻足流连。徐悲鸿的《战马》与韩国画家金基昶的《群马》遥相呼应;傅抱石充满文人意趣的《陶谷赠词》旁,是朴生光具有浓烈韩国民族色彩的《帝王》。墨色交融间,这场由中国美术馆与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携手策划的水墨大展,展示了充满东方艺韵的水墨华章。

      “艺韵华章——中韩水墨作品展”的策划彰显了中韩两国国家级美术馆的文化视野与使命担当。正如展览总策划、中国美术馆原馆长吴为山在开幕致辞中所说,“墨之浓淡,凝结了东方文明的精神根脉和哲学表达”,水墨艺术作为中韩共有的文化基因,浸润着千年的东方哲思与审美追求,是连结中韩艺术精神的重要纽带。

      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馆长金成喜表示,此次中韩交流不仅是作品的展示,更搭建了两国人民相互理解、共情共鸣的珍贵平台。出身艺术世家的韩国参展艺术家许填动情地说:“看到祖父的画作被选作此次展览的海报时感到非常激动。”这种跨越国界的艺术共鸣与文化共振,是文明互鉴的生动写照,也是向世界展现东亚艺术独特审美与精神内涵的一次有益尝试。

      展览分为“中国篇”与“韩国篇”两个单元,对照呈现了20世纪以来两国水墨艺术在不同的历史语境及社会变革下的演进历程。相较于家喻户晓的中国艺术巨匠及经典作品,韩国水墨艺术对中国观众而言像是蒙着一层神秘面纱。此次展览恰似打开一扇窗,不仅让中国观众认识了李象范、金基昶、朴崃贤等韩国艺术名家,更以作品为脉络,串联起20世纪韩国水墨发展的独特轨迹。

      20世纪以前,韩国传统书画主要受到中国的影响,注重笔墨情趣和意境的营造,以描绘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为主。20世纪初,处于日本殖民时期的韩国开始受到西方和日本的影响,“书画一体”的传统概念被分割,书法与绘画分离。为与“西洋画”(西方绘画)的概念相对应,以笔、墨、纸为媒介的绘画被称为“东洋画”,它融合了中国、朝鲜南北宗派以及日本画的一些绘画传统,这一术语的革新标志着韩国水墨画开始突破传统范式,迈向现代艺术的探索之路。

      李象范是韩国近代美术先驱,他引进了西方风景画的写生观念,开创了实景水墨山水画。他在《秋景》(1930年)中将西方空气透视法与传统颗粒墨点技法结合,用朴实笔触描绘层林尽染的山村秋意。金殷镐的《爱莲美人图》(1921年)是受到日本画影响的典型作品,近景裁剪构图与水面反射阴影呈现出江户时代后期洋风画的特征。

      韩国独立后,艺术家们致力于摈弃日本画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后期,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席卷韩国画坛,与传统水墨碰撞交融的艺术风格逐渐成为主流。朴崃贤的《地摊》(1956年)描绘了因战乱被迫走上街头谋生的女性摊贩。画面以平面化构图简约呈现人物与建筑,同时实验性地加入立体主义元素,该作品荣获第五届韩国全国美展总统奖。金基昶在作品《群马》(1956年)中借鉴立体主义及野兽派的表现手法,以强烈的构图和笔触,生动捕捉马匹奔腾的瞬间,是被认为是1950年代韩国最具冲击力的一幅水墨彩绘作品。然而,过于追随西方,让艺术家们陷入了身份认同危机。

      20世纪80年代的韩国,艺术概念的更迭与创作手法的突破齐头并进。这一时期,“韩国画”正式取代“东洋画”,标志其成为独立的现代美术门类。艺术家展现出坚定的姿态,将现代艺术风格巧妙融入韩国本土文化主题之中,不断推动韩国画自主性与多元化的发展。朴生光的《帝王》(1982年)极具张力,以宗教画等元素为主题,用强烈色彩营造神圣氛围,激活传统彩绘力量,是引发“韩国画”主体与身份探讨的重要作品;金善斗的《地铁2号线》(1985年)聚焦韩国现代都市生活,以大胆的几何图形和明快的色彩,打破了水墨与色彩之间的界限,创造出独特的绘画效果。

      20世纪90年代至今,韩国画彻底挣脱了材料、主题、形式与流派的固有枷锁。一方面,韩纸、聚丙烯等材料融入水墨画创作,如赵风流以韩纸与浓烈的色彩为媒介,构建了融合东西方画作特质的独特艺术美学,成为解构与重构民族艺术身份的典范;李珍珠亲手调制“李正培黑”手工颜料,将其定义为新色彩,探索其创新运用。另一方面,雕塑、当代美术等元素被引入,如赵桓的雕塑以铁板焊接与阴影处理替代墨色光影,以此传承中国清代文人画精髓。当代艺术家不再局限于传统水墨与色彩的表现范畴,从材料扩展到技巧、创意思路,在跨界实验中重塑韩国画的艺术语言。

      站在21世纪的时间坐标上,回望千年水墨传统,中韩两国都处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节点。如何让水墨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生?如何将水墨文化的东方精神播撒至海外?这不仅是中韩两国艺术家共同肩负的使命,更成为全球化语境下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学术课题。此次展览以120件作品为载体,不仅引发中韩学界、艺术界共同探索水墨艺术的当代发展路径,而且推动东方美学精神在世界范围内的理解与认同,为构建多元共生的世界文化图景贡献东亚智慧。

       (作者为中国美术馆馆员)


上篇:以经典作品为炬 以崇高人格为镜——中国国家画院汇聚捐赠珍品、厚植创研根基    下篇:“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展览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