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书画拍卖 > 详细信息  
敦煌 285窟 毗瑟纽天 又作毗瑟笯。天神名
【日期: 2008-11-28 08:30:31 】  【来源: 】【关 闭】
【毗纽天教】
毗纽天,梵名 Vais!n!ava 。又称毗湿笯派。为印度教之一派,特崇毗纽天(梵Vis!n!u ),并崇拜毗纽天之配偶吉祥天女及毗纽天之各种化身。认为通过默念神名与坐禅可以获得解脱。

崇拜毗纽天之风气随着印度民族叙事诗摩诃婆罗多(梵Maha^bha^rata )与罗摩耶那(梵Ra^ma^yan!a )之盛行而普遍。其后,此教派与薄伽梵塔派(梵Bha^gavata )相 结合,因之更渗透至社会各阶层,乃至众人皆视毗纽天与吉栗瑟拏(梵Kr!s!n!a )、那罗延天(梵Na^ra^yana )、罗摩等诸神为一体。薄伽梵歌(梵Bhagavadgi^ta^ )为本教所 依之圣典,内容即以毗纽天神之化身说及信仰等特殊思想,为其根本而撰成。另有吉栗瑟拏系谱(梵Harivam!s/a )、毗湿笯富兰那(梵Vis!n!u -pura^n!a )等书,详述诸神系 谱、教义、祭礼等。其后,此教派逐渐分裂,可大别为二派:

(一)薄伽梵塔派,乃虔诚信奉毗纽天为至尊(梵bhagavat )之一群宗派,有马拉达(梵Mara^tha )薄伽梵 塔派、婆尔罗巴派(梵Vallabha )、摩陀婆派(梵Madhva )、毗湿笯史瓦闵派(梵Vis!n!usva^min )、宁巴尔迦派(梵Nimba^rka )、查伊塔尼亚派(梵Caitanya )等六派。

(二)潘迦拉朵拉派(梵Pa^n~cara^tra ),以潘迦拉朵拉集为圣典之一群宗派,有史利伐依斯那伐派(梵 S/ri^vais!n!ava)、萨达尼派、曼巴派、那拉辛哈派、罗摩派 等。各派之中,摩陀婆派于十三世纪时,由南印度之摩陀婆所创,倡导‘神’与‘个我’分别不一之二元论,此派至今仍十分盛行。宁巴尔迦派于十二世纪时,由宁巴尔迦所创, 倡导‘不一不异说’,崇拜吉栗瑟拏及其配偶神罗达(梵Ra^dha^ )。婆尔罗巴派于十六世纪初,由婆尔罗巴所创,倡导‘清净不二说’。查伊塔尼亚派于十六世纪初,由查伊塔 尼亚(原名米修拉,梵名Vis/vambharamis/ra )创于孟加拉。史利伐依斯那伐派于七世纪顷,由南印度塔米尔地方,一群吟游诗人所创;至十一世纪时,由罗摩拏遮领导,本派势 力更盛,主张‘制限不二说’。

现今毗纽天教与湿婆教为当代印度教之二大主流,主要流行于印度北部及西海岸地区。
上篇:敦煌 285窟 无量寿佛说法    下篇:敦煌 285窟 菩萨